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2018-06-05 14:25:50来源: [用益投资]
2018年注定将是中国金融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随着一系列强监管政策的推行实施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普通投资者的理财投资生活或将发生改变。
作为资管市场的主力,信托业也将在新的监管体系下承担起更多的投资责任,尤其是对于那些符合信托合格投资者定义的投资者来说,重新选择信托投资可能将成为未来固定收益品种的主流趋势。
2018年,信托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改变,诸如打破刚性兑付、限制银信合作、限制信托通道、取消资金池等的新规定,不仅对信托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投资者而言,也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以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监管政策的出台,极大地压缩了包括证券资管、公募基金子公司资管、期货资管,以及接受基金业协会监管的私募基金等在内的多个资管通道,限制了银行委托和信托贷款的两个主要贷款通道。所以,受影响的项目资源和理财客户或将在2018年回归信托行业,这对于信托投资来说是比较有利的。
2018年随着监管的加强,市场上的劣质资管项目将因逐步暴露风险而被淘汰。而信托作为市场上监管严格、控制风险完善、管理能力较强的金融机构,将会获得投资者的进一步认可。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2018年应如何进行信托投资呢?
一方面,投资者应树立明确的风险意识,摒弃多年来养成的投资信托只看收益不看资产投向、更不考虑风险的问题。
之前由于信托的长期刚性兑付历史,很多信托投资者都只认信托产品,不认产品具体内容;只认产品收益率,不认产品风险控制。
而以往行之有效的这些经验,在2018年已然不复存在,如果产品资质不好,有可能会出现延期兑付的情况。
在打破刚性兑付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秉持买者有责的理念。对于一些产品过于复杂、收益过高,或者资产质量上有一些瑕疵的品种,要坚决摈弃。
另一方面,选择相对安全的资产尤为重要。相比市面上的诸多资管品种来说,信托的投资是比较保守的,投资范围和结构也会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一般来说,信托产品目前的投向主要有三方面:政信、房地产和一般工商企业。
从这三类投向来看,目前风险事件较多地集中在工商企业类项目里,此类投向的产品建议投资者理性规避。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