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2019-11-04 17:11:40来源: [证券时报网]
市场日前传出消息称,有关部门加大对信托公司地产业务和通道业务的监管力度,甚至有“2万亿地产类通道业务清零”的说法。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多位信托公司高管,他们均表示尚未收到“地产类通道业务清零”的要求。
“我们没有得到清零地产通道的说法。”一位央企背景信托公司高管表示,“只是监管机构给各公司下达了到年底的通道业务压降指标。”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央企背景信托公司高管表示:“压降通道业务规模,也包括地产类通道业务规模,是一个过程。信托机构坚决不做监管套利的工具,地产类通道业务将大幅收缩。但银信合作作为一种业务发展模式,还将长期存在。”
中国信托业协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2.93万亿元,占比15.38%。业内人士分析,累计规模接近3万亿元的地产信托业务,其中2万亿为通道业务,且以银信通道业务为主。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抛开监管部门对“64号文”压通道、控地产的贯彻执行,资管新规也明确要求,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
多位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下半年公司中后台部门的重点任务,是按照银监“64号文”的要求指示“自查与整改”。
据记者了解,“64号文”为行业勾勒出整改三大要点:一是坚持去通道目标不变,力度不减;二是加强房地产信托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三是推动优化信托机构业务结构。
“压通道、控地产这个趋势不会改变,但监管重点打击的监管套利,并不是要消灭地产业务或者是消灭所有通道业务。”一位信托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表示:“通道业务界定起来有些难度,大量存续通道项目需要逐步到期,而且目前地产调控的基调是稳。”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