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2019-10-28 16:07:08来源: [证券时报]
“2019全球财富管理论坛”10月26日-27日在北京通州举行。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在主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在财富管理发展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努力,随着国家金融业的开放力度持续加强,外资机构参与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迎来了黄金窗口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发挥首都金融资源聚集、资产聚集优势,积极丰富财富管理领域市场主体,引进国际先进的财富管理实践和专业经验,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服务需求。
霍学文表示,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115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9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3.7%,居民财富不断积累。客观上要求私人银行、券商资管、保险理财、信托计划,还有专业化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等财富管理主体根据我国的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财富管理从本质上来讲,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种渠道,是金融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2014年以来,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极速扩张,但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留下了刚性兑付、资金池等一系列风险隐患。去年以来,“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对资管机构及产品提出了坚持审慎管理、打破刚性兑付、消除监管套利、消除产品嵌套等要求,其目的就是要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回归到服务居民财富增长需求上,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这就要求资管行业把经营逻辑从产品或资产驱动转变为客户驱动,把被动的产品销售转变为主动的资产配置,把传统的客户选择产品转变为金融科技的灵活运用。这是资管行业创新发展的方向。
霍学文进一步指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综合经济实力率先进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是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大型金融机构所在地,拥有“一行两会”审批的法人金融机构总部800余家。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已成为集决策监管、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标准制定于一体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在新发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明确金融街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而资产管理功能恰恰是金融管理中心的重要功能之一。北京的金融资产,占到了中国金融资产的45%。作为资产管理中心,北京具备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条件。
霍学文表示,近年来,在财富管理发展方面,北京做了大量努力。北京积极做好全方位服务对接,吸引银行理财子公司在京落地展业,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有三家在北京落地,下一步民生银行、邮储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将在京落户。银行理财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的龙头,势必为北京财富管理在新时代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同时,随着国家金融业的开放力度持续加强,外资机构参与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迎来了黄金窗口期。
霍学文强调,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充分发挥首都金融资源聚集、资产聚集优势,积极丰富财富管理领域市场主体,引进国际先进的财富管理实践和专业经验,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服务需求。
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支持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新型理财机构、国际顶级资产管理机构、家族办公室在京落地、发展。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加快城市副中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优质财富管理机构入驻。
二要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引进国际先进专业经验。加大服务业扩大开放金融领域政策落实力度,持续推进金融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参与设立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动在京设立外商独资、中外合资资产管理公司;推动境内资产管理公司走出去,主动融入国家金融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大局,拓展跨境亚务,推进双向资产全球化配置。
三要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提高财富管理服务效率。加强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财富管理前、中、后台的场景应用,推动财富管理与金融科技的产业链融合创新。支持财富管理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合作,通过金融科技提高资金端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推动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提供更加准确的差异化和定制化服务和产品,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四要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保障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投资者权益保护,推动设立北京金融法院,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多层次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打破刚性兑付,强化居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把握财富管理跨行业跨市场特征,发挥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监管合力,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财富管理业务风险监测、识别能力,持续防范化解P2P、互联网资管和各类私募基金等风险,保持安全稳定的行业发展环境。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