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2019-09-16 14:51:02来源: [互联网]
“短期内信托公司存在‘资产荒’的问题,基础产业可能是信托公司着重发力的领域。”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领域业务的开展受政策的支持更多,但在银行、专项债等多渠道融资背景下,信托在基础产业领域的展业实现大幅增长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从具体投资领域来看,8月金融类信托募集资金规模为432.23亿元,环比增长30.61%;工商企业类信托增长也较快,募集资金105.96亿元,环比增加30.61%;房地产信托成立规模则持续下滑,共募集资金402.68亿元,环比下滑37.83%;基础产业信托8月份成立规模373.31亿元,环比减少3.44%;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其募集规模增长了72.47%。
此外,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开数据,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余额为2.81万亿元,较2018年四季度末上升0.19个百分点。
现阶段信托公司在基础产业领域展业较为谨慎,资金多投向经济发达省份,基础产业类信托的兑付风险尚在可控范围。
最新研报显示,8月份,基础产业类信托的资金投向地区以江苏省为首,中西部省份如贵州、陕西和湖南等也有较好的表现。江苏省8月份以158只产品成为基础产业信托开展最火热的地区。
基础产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持续不断的政策“红包”。
去年7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基建补短板,全国各地的重大项目批复进度加快。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传达出财政积极基建托底的政策利好。
今年6月,《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下发,其中允许将专项债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缓解部分地区在推进地方基建项目时资本金不足带来的困境。7月的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再次提及“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强调实施基建补短板。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监管趋严使得房地产信托收紧,集合信托市场正处于一个新旧动能转换的阶段,消费金融、基础产业领域或成信托公司下阶段的发力重心,但短期内难以弥补地产类信托收缩带来的空白。
相比之下,集合信托市场上,金融类信托表现更为亮眼,并且消费金融领域成为信托公司展业的重点。数据显示,8月份,金融类集合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432.23亿元,环比增加超过三成。其中,消费金融类信托产品募集规模达98亿元,环比增加39.69%,将近四成。
近两年来,消费金融市场加速升温,国内短期消费贷款呈现快速上涨趋势,消费金融需求正不断释放。因此,信托资金已成为不少消费信贷类机构的重要资金来源。
相关研报发现,今年2月至8月,投向消费金融领域的金融类信托规模实现了从30亿元到近百亿元的增长。今年以来,消费金融领域对金融类信托的贡献最低时仅不到6%,6月份投向消费金融领域的资金规模占金融类信托的比重首次突破15%。
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信托业合计开展消费金融余额已近3000亿元,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据云南信托研发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消费金融市场新增入局者13家信托公司。截至去年底,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近40家开展消费金融信托业务,占据信托业近6成的比例。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