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2019-01-28 15:05:59来源: [互联网]
按照现在人民币贬值速度20年后是什么样?人民币贬值的速度远远超出百姓想象,当然,任何国家无法避免货币贬值。有人说5年后内地20元以下的盒饭估计没有了,20年后50元以内的盒饭估计也没了,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有几个算法可供参考:
1、按照CPI数据估算
以1978年为基准,1988年的通胀水平为:(1+1.9%)X(1+7.5%)X….X(1+7.3%)X(1+18.8)/(1+0.7%)X100=176.78;
按照CPI数据来估算:
197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6.34万元;
198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3.58万元;
199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45万元;
200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22万元;
2013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07万元。
2、按照GDP数据的估算
GDP代表着一个国家一年内交易的所有商品+服务(不包括金融产品交易量)的总和,其与货币量的比值,基本能够代表1万元对应的真实财富情况。
按照GDP数据估算:
197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30.85万元;
198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3.24万元;
199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5.30万元;
200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2.02万元;
2013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31万元。
3、按照真实通胀率数据估算
利用货币供应量增长率-GDP增长率来简单计算真实通胀的情况,这其实正是国际上通用的“GDP平减指数”计算方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简单来说,就是印钞带来的货币贬值与实际经济增长带来的货币增值相抵消,从而反映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变化。
197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59.82万元;
1988年的一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4.74万元;
199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3.20万元;
200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79万元;
2013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18万元。
这个数据,可能比GDP数据估算的结果更为靠谱。
4、按照广义人民币供应量估算
人民币广义供应量,又叫M2数据,它是由流通中的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相加所构成的,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2的增速,也就代表着央行“印钱”的速度。
假如“印钱”速度过快了,超过了因社会财富增加所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那么多印出来的钱就会稀释掉现有货币的价值,造成大家手里头持有的货币发生贬值。由于GDP代表的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所创造的财富增加值总量。因此,M2增速减去GDP增速就大致等同于货币贬值的速度。
数据估算:
197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447万元;
198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66万元;
199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6万元;
2008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3.5万元;
2013年的1万元,也就是如今的1.5万元。
看着钱变成纸,该怎么办?有人说,房地产不是很好吗,这段时间以来!
七八十年代:100平每月扣房租1.2元
现在:100平每月房款至少2500元
价格是30年前的2083倍!
但是有没有考虑过一点,现在的房价还是你我能坚持的吗?那些随随便便的价格,就足以让你目瞪口呆,哪个暴利的回报率房地产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价格那么高,谁知道,以后还能不能保持增长都是一个问题!
目前的货币贬值速度如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M2的增速为11.3%,而GDP的增速为6.7%,计算可知我国去年的货币相对贬值速度为每年4.6%。假设你2015年的全年收入是10万元,那么你2016年需要有11.3万元的收入,才能达到2015年10万元收入的同等水平。
这多出来的11300元中,有6700元是由于全社会劳动效率的提高,你也必须跟着提高的,另外有4600元是因为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
换而言之,在手头上保留一定的现金、支付宝和微信钱包里保留一点零钱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剩下资产中的25%配置在货币基金中,50%配置在具有固收特征的理财产品中,将25%配置在权益类产品中。
看看眼下,实体店、网商、工厂、服务业、娱乐场所等行业都非常萧条,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慌张的情绪,甚至病急乱投医,开始胡乱投资!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富贵险中求,通常情况下,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像股票、信托、P2P、基金风险都相对比较高,因此对应的收益也往往比较高。虽然这些收益有时候是亏损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实际的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银行存钱的人一般都是偏爱稳定,认为银行才是最安全的,所以很多人宁愿守着本金也不愿意去承担较高的风险博取较高的收益。
当然也并不是说所有存钱的人都害怕承担风险,有时候本钱太少也是一种顾虑,比如一个人有2万元,另一个人有2000万,同样是损失5%,结果对他们来说却完全不一样,2万元的人损失1000元那相当于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对他影响较大,而2000万的那个人,损失100万对他的生活基本没有影响。
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是想通过节俭省下的钱来致富机会相对就比较小。因为节俭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的,所以存钱终究不是个办法,而是要想着办法去理财或投资才有可能让钱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