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2019-08-08 10:53:59来源: [中国证券报]
此前已有缩水苗头的集合信托市场,再度迎来市场降温的信号。
统计显示,7月共有59家信托公司发行1473款集合产品,环比减少7.06%;募集资金1370.71亿元,环比减少18.9%。
此外,集合信托的发行市场同样低位运行。据统计,7月共有63家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632款,环比减少20.31%;发行规模为1845.77亿元,环比减少20.22%。
值得关注的是,该月投向金融、房地产和工商企业领域的集合信托的成立规模均出现两位数以上的降幅。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270.29亿元,环比减少近四成;房地产信托的募集规模584.25亿元,环比减少19.63%;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募集规模不足百亿,环比下降14.97%。
房地产信托受监管趋严影响,在产品发行和资金募集方面均出现“急刹车”迹象,导致7月份相关产品的成立规模环比大幅减少。金融类集合信托降温则主要是由于7月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股市和债市均陷入调整期,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投向金融市场的集合信托产品的热度有所下滑。
相比较而言,7月基础产业类信托表现亮眼,募集规模逆势增长,环比涨幅达7.31%,产品收益率也保持相对高位。房地产类信托的监管收紧倒逼信托公司开展其他业务进行替代,而持续的政策“红包”也是基础产业类信托逆势增长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消费金融信托也呈现火热发展态势,信托公司正逐步试水8万亿消费金融市场。统计显示,7月投向消费金融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的募集规模超过60亿元,在金融信托中规模占比达到22.68%。
关键词: 消费金融信托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