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2019-12-17 11:11:08来源: [证券日报]
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提出,在融资端加强改革的同时,在投资端采取更多措施。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推动完善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制度安排。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测算,今年中长期资金通过五方面持续入市:首先,海外中长期资金通过MSCI和富时罗素等流入A股超3000亿元;其次,海外中长期资金通过深港通和沪港通流入A股超1253亿元;第三,保险资金入市,增量资金达千亿元;第四,社保基金进入A股市场规模超百亿元;第五,信托公司等增量资金进入A股市场,规模在40亿元左右。
“2019年A股市场中长期资金合计流入超过5000亿元,预计2020年A股中长期资金依然持续流入,支撑市场慢牛行情。”潘向东表示。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根本理由是分享经济和产业成长的红利。“预计明年,随着外部环境稳定,以及中国的稳增长和改革开放举措,市场的风险溢价以及风险偏好将会提升,产业定位也比较清晰,这种背景下,长期资金入市的资金量,可能会超预期增长。”
实际上,今年以来,证监会已经出台多项举措,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并营造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今年6月份,沪伦通正式启动。7月份,易会满主持召开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座谈会,着力推动权益类基金的发展。9月份的“深改12条”中,第六项任务就是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10月21日,易会满主持召开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座谈会时提出,希望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坚定信心,积极行动,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魏凤春表示,让长期资金真正进入资本市场,还要继续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入手。从制度上来看,股市应该遵循自己的规律,要继续夯实信息公开透明机制、奖惩机制以及退市机制,打击弄虚作假行为。从技术上来看,可以鼓励基金公司等形成积极股东主义,参与一些公司治理,这在国外属于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另外,可以大力发展MOM产品和FOF产品等风险收益相匹配的产品,通过资产配置的视角,提供绝对收益的产品。“长期资金投资的是风险收益相匹配的产品,而不是赌博似的靠单边收益产品。”
潘向东认为,推动中长线资金入市,还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完善:首先,改善投资者结构,引导价值投资,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其次,完善资本市场生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重点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第三,持续完善资本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第四,打破社保、养老资金入市的制度障碍。五是继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海外中长期资金进入比例。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