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2018-08-27 13:43:10来源: [互联网]
何为信托?它具备哪些功能?在我们要将它作为一种投资手段的时候,总不能一无所知吧,下面就具体聊聊——信托。
信托首先是一个古老的财产转移和财产管理的制度。
在欧洲战争连年不断的背景下,它作为一个财产转移和财产管理的制度,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在很多英国文学名著当中就有提到信托。它本是英美法系的产物,后来这种独特的信托理念被众多的大陆法系国家接受,影响逐步扩张到全世界。
信托也是一个具有灵活性和弹性的财产转移和管理的制度。
在不同的法系和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信托有各具特色的信托定义。英国人说起信托,它可能就像下午茶一样,是他们生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国人说到信托,可能他认为信托是守护的天使,从摇篮到坟墓;美国人说到信托,可能会说信托和人类的想像力相媲美。所以,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信托的渗透力、信托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还是有所不同的。
在中国大陆法系,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金融的工具。它是作为一个金融工具引入,所以信托的形式、功能,可能跟这个时代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差异性。
信托功能
信托是通过财产的转移来获得财产权益归属的安全、收益、继承、规范或者效率的。从制度功能分析,信托是集财产转移功能与财产管理功能于一身的制度安排。信托历经数世纪的演变,始终不脱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的色彩。这是信托的制度功能所在,也是信托的本来面目。
1、基本功能
财产转移。信托首先是一项财产转移制度,可以用来进行财产转移。信托制度的最初的基本功能就是对财产进行隔离和保护。在现代社会,人们将财产置于一种特别保护之下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信托财产因《信托法》的保护而排除了其遭受损失或流失的可能性。信托制度的财产隔离和保护功能是其具有生命力的根本和源泉。
财产管理。随着财富的积累和个人收入的资产增加,信托制度的财产管理和经营功能凸显其社会理财性,信托制度的财产管理和经营功能得以空前扩张。
从财产转移到财产管理。刚开始本来是一个比较消极的信托,现在信托的趋势是从消极信托向积极的信托的演变。最开始是你对我的信任,你把财产转移到我的名下,将来我不会被教会没收或者各种规避战争、灾难这方面的因素,后来才逐渐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对信托进行投资决策、保值增值这样的一个过程,然后才变为一个增值的积极管理者。最开始都是他益信托和公益信托,但是现在信托行业主要做的都是自益信托。
2、扩展功能
金融服务功能。《信托法》颁布以后,信托成为了个人投资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所以说金融的服务功能。
社会服务功能,可以用于公益慈善领域,用于救济贫困,救助灾民,扶助残疾人,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事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维护生态环境等公益目的。
由于信托财产独立性以及受托人拥有对信托财产管理处分权利等特性,信托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服务功能。如诺贝尔奖就是一个典型的公益信托,把诺贝尔当年的遗产通过多年的管理、运作,奖项不断扩展,奖金还比较丰厚。
尤其是《慈善法》颁布以后,信托的社会服务的功能可能会得到更好发挥。
以上,便是信托的基本概况。当然,明白它的功能,就能知道选择它的理由。既能作为个人投资的工具,又能服务社会,可见,信托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关键词: 信托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