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2017-11-17 10:54:25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种种数据表明,房地产信托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市场上共发行了1333款集合类房地产信托计划,规模达4386.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1%和102.16%。
此外,前10月成立集合类房地产信托规模2871.15亿元,同比增长83.42%。
业内人士称,发行规模主要反映房企资金需求,但需求最终能否实现不确定。产品发行可能出现取消、中止,或者成立规模不及预期等情况,而成立规模是“实打实”当期规模,因此发行规模通常高于成立规模。而前10月发行规模大幅高于成立规模,反映了房地产项目审核趋严,以及市场资金紧张的现状。
信托业协会数据也显示房地产信托的较快扩张。截至2017年2季度末,流向房地产业的信托资金为1.77万亿元,环比上升约1900亿元。占比从1季度的8.43%上升到9.02%。多位受访人士将房地产信托规模增长归因于其它融资渠道收紧。
从房企角度而言,2016年底房企发债政策收紧,2017年上半年仅发行38只,总融资金额不及房地产企业总融资需求的0.5%;同时银监会发文严禁银行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领域,中基协、上交所分别对房地产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融资和交易所债权融资进行重新规范。
研究员称,在地产库存连续负增长带来的补库存意愿下,投资需求与融资渠道受限下,地产融资向非标转移。反映在社融中,是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非标融资,特别是信托贷款融资增速持续增长。
今年以来,信托贷款增长迅速。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信托贷款增加1.79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新增信托贷款占比11.4%,同比高7.8个百分点。
需要说明的是,房地产信托规模的增长并不能说明该业务的监管有所放松。“管得很严,比如说给公司放流贷,如果经营范围有房地产开发,可能就放不了了,之前是可以直接放的。这就得想其它办法,比如是否可能给它的母公司放款等。”华北地区一位信托经理表示。
“信托公司必须高度重视房地产业务风险防范。”国投泰康信托提醒称,一方面要适度调整新增业务节奏。另一方面,做好存量项目风险防范。房地产信托业务从2016年四季度起升温,考虑项目周期,从2018年二季度起,将逐步进入项目集中兑付阶段。而在房地产企业其他融资渠道依旧受限,限购限贷影响资金回流的不利条件下,信托公司更要加强地产业务贷后管理,积极应对项目兑付时出现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关键词: 房地产信托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