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2017-04-22 09:06:43来源: [新浪财经]
近年来,随着信托资产总量的不断上涨,信托贷款存量亦随之水涨船高,信托贷款增幅出现明显增长。银行MPA考核在即,在信贷受限的情况下,实体经济强烈的融资需求转向信托贷款。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初步统计,2017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9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68亿元。
在此次报告中,有一组数据尤为吸引眼球:一季度信托贷款增加7349亿元,同比多增5756亿元。由于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是指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按此计算,一季度投向实体经济的新增信托贷款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61.33%。
而从结构上看,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65%,同比降低4.6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占比1.1%,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9.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10.6%,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虽然信托贷款的体量尚无法与银行贷款相比,但也已在社会融资中起到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新增信托贷款大幅增长、新增银行贷款不升反降,或许与银行业首次MPA正式考核有关。
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自2016年推出,共计7个方面,14大指标。考核结果分为A、B、C三档,A档的要求十分严格,需7个方面均达到90分以上;资本和杠杆情况和定价行为具有一票否决权,或其他5个方面中有任意两项不达标(达标线60分),就会落入C档。目前,央行已公开的明确的C档约束惩罚措施包括:调低的法定准备金率优惠,幅度在10%-30%之间;惩罚性SLF利率,加100bp。对其他业务准入和债券发行资质等是否有后续措施,目前尚未明确。
而由于今年的MPA考核中,表外理财将被纳入广义信贷进行测算。银监会更是政策连发,要求专项治理“监管套利、杠杆套利、空转套利”等诸多脱离本源的套利行为,压缩同业套利链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在监管趋严、考核在即的情况下,银行腾挪表内外资产更为困难。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免流入非标融资。前融资需求上升,债券融资难度增大,导致信托融资需求增大,推动了新增信托贷款回升。
关键词: 信托贷款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