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钱景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本网站产品主要为私募产品,仅向合资投资者进行推介,确认成为合作投资者。
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
2017-02-14 09:48:00来源: [新浪财经]
进入2017年,信托公司增资扩股持续升温。随着行业评级和监管评级的相继出台,已经有安信、中融和华澳3家信托公司增资获得监管层批准。资本金的提升,亦需要信托公司调整业务布局,以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统计显示,去年以来,共有22家信托公司增资,注册资本增加总额达470.5亿元,其中15家增资后注册资本超过30亿元,而注册资本低于10亿元的信托公司仅剩4家。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资本金的提升要量力而行,避免对资本收益率造成影响。
1月25日,华澳信托相关人士透露,公司申请增资事宜也获得了上海银监局的批准,华澳信托注册资本从6亿元增加至25亿元。在此数天之前,中融信托以未分配利润转增形式增资至80亿元,跻身行业注册资本第五名;而安信信托(27.000, 0.01, 0.04%)公告称,由于此前定向增发完成,注册资本增加至20.72亿元。
2016年以来,信托行业的增资潮从未停歇,长安信托、爱建信托等22家信托公司在2016年完成增资扩股工作。其中,增资规模最大的为昆仑信托,增资金额为72.27亿元,注册资本升至102.27亿元,位居行业第3。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末,信托行业注册资本达百亿元的信托公司达到4家,分别是重庆信托(128亿)、平安信托(120亿)、昆仑信托(102.27亿)和中信信托(100亿);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也达到将近10家。
从上述20多家增资的信托公司来看,“储粮”渠道主要有三种:股东直接出资、引入投资者或是通过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从2016年信托公司增资情况看,以上三种方式均有体现,例如渤海信托采取引入投资者的方式,西藏信托、中航信托和中江信托等采取转增资的方式,昆仑信托采取股东直接出资和转增资相结合的方式。
对此,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陈进表示,多数信托公司倾向于采取转增资的方式,一方面在于信托公司积累了较多的利润,另一方面转增资可以无需股东新出资,通常股东的出资比例不变,沟通和操作起来较为方便。
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结果,直接对信托公司展业范围和业务比重产生制约。因此,对于一些注册资本较少,实力较弱的信托公司而言,增资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键词: 信托公司


阅读下一篇